400元4个小时快餐电话-全国空降约茶品茶,全国真实兼职凤凰楼信息,100元三小时约

首页 > 宏观 > 正文

生态环境部:COP15即将召开,生物多样性?;そ苫繁6讲熘氐?/h2>
2021-09-23 17:56:53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王晨

9月23日,生态环境部举行9月例行新闻发布会。COP15筹备工作执行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に舅境ご奘楹欤颇鲜∩肪程碧ね跆煜?,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教授杨宇明就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及我国生物多样性?;すぷ鹘菇辛私樯?。

《生物多样性公约》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同属“里约三公约”。据崔书红介绍, COP15和COP26从组织协调到议程设置上具有密切联系,筹备工作团队也建立了协调工作机制。此次COP15在生态文明论坛部分专门设立了应对气候变化(碳达峰碳中和)与?;ど锒嘌灾魈饴厶?,围绕气候变化与生物多样性协同治理、“双碳”与生物多样性目标的实现等问题进行研讨交流,动员全球各方面力量,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同时,助力生物多样性?;ぁ?/p>

根据议程的安排,COP15第一阶段会议期间,将完成除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以外的各项议题的审议。备受瞩目的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将于明年上半年第二阶段的线下会议上进行审议和决定。

COP15开幕在即,生物多样性保护将成为督查重点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第一阶段会议将于10月5日在云南昆明召开。这场会议是联合国生态环境领域最重要的一次会议,也是我国今年最重要的一场主场外交活动。崔书红在发布会上透露,此次会议将全面总结国际社会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经验,谋划未来十年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的蓝图。

我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可以追溯至上世纪七十年代,彼时已经有野生动物?;ず脱芯抗ぷ髦鸾テ炭?。发展至今,我国已经在生物多样性?;し矫婊哿丝晒鄣墓ぷ鞒晒敕岣痪椤?/p>

在2019年联合国大会上,中国生态?;ず煜咧贫热胙×瞎虮浠趸汉褪视Φ木浒咐;ㄉ;ず煜呤潜嘀啤叭咭坏ァ钡闹氐愎ぷ?。2017年12月,原环境?;げ坑》ⅰ丁吧;ず煜?、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编制技术指南(试行)》。

据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介绍,截至目前,全国31?。ㄇ?、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均已完成省级“三线一单”成果发布,全面进入成果落地和实施应用阶段。其中,23个?。ㄇ?、市)及兵团已完成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地市落地工作。湖南、江苏、贵州、四川、重庆、福建、海南等7?。ㄊ校叭咭坏ァ笔萦τ孟低骋颜缴舷咴诵?。

生态环境部还分两批次对外公布了26个“三线一单”落地应用典型案例,涉及重大规划编制、产业布局优化和转型升级、区域生态空间保护、环境管理和环评审批等四大领域,为各地在实践中不断拓展应用体系、完善应用机制、充分服务好新形势下的生态环境?;すぷ魈峁┝私杓?/p>

“三线一单”编制成果将作为国土开发与?;ぶ贫鹊闹匾槌刹糠郑歉邮视Α胺殴芊备母锖褪谐【锰氐愕男滦突肪晨占涔苤颇J?。作为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严控“两高”项目、强化国土空间环境管控、推进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等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

刘友宾表示,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持续做好成果实施应用工作指导,推动各地建立跟踪评估、动态更新调整工作机制。广泛开展典型案例宣传和解读,不断拓展应用领域,巩固实施效果。

我国在生物多样性?;ど洗锍傻墓ぷ鞒晒?,也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认可。比如生态?;ず煜咧贫?,正是我们国家?;ぷ匀簧低车囊淮沃贫却葱隆T诟崭毡漳坏腎UCN大会上,国际社会普遍认为中国生态?;ず煜咧贫瓤俺频浞?。

根据2020 年 9 月发布的第五版《全球生物多样性展望》,2010年订立的20 个爱知目标均未完成。但据崔书红介绍,截至目前,中国已有3项目标进展超越了“爱知目标”。分别是第14项恢复和保障重要生态系统服务,第15项增加生态系统的复原力和碳储量,第17项实施生物多样性?;ふ铰杂胄卸苹?。13项目标基本实现,有4项目标取得阶段性进展,中国实施爱知目标的总体情况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崔书红也指出,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虽然取得长足的进展,但经济社会发展和生物多样性?;ぶ淙匀淮嬖诓黄胶猓锒嘌粤煊蚍煞ü嫣逑涤写晟?,生物多样性观测和监测预警能力有待加强,生物入侵防治形势仍然严峻,遗传资源流失问题仍较突出。

下一步,有关部门将进一步加强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推进生物多样性价值主流化,加快实施生物多样性?;ぶ卮蠊こ?,在中央生态环境?;ざ讲熘兄氐阃怀錾锒嘌员;?、应对气候变化等任务,落实责任追究,完善生物遗传资源获取和惠益分享监管机制,抓紧建立外来入侵物种的预警和监测体系,提高应对新威胁和新挑战的能力。

上海、杭州等16城将开展碳监测试点

为支撑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生态环境部近日发布《碳监测评估试点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对碳监测评估试点工作进行部署。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监测司司长柏仇勇在此前的生态环境部新闻发布会上曾公开表示,到2025年我国将基本建成碳监测评估体系,监测网络范围和监测要素基本覆盖,碳源汇评估技术方法基本成熟。

刘友宾介绍,《方案》聚焦区域、城市和重点行业三个层面,开展碳监测评估试点,到2022年底,探索建立碳监测评估技术方法体系,发挥示范效应,为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提供监测支撑。

区域层面,基于现有国家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背景站及地基遥感站,结合卫星遥感手段,进一步完善监测网络,开展区域大气温室气体浓度天地一体监测、典型区域土地利用年度变化监测和生态系统固碳监测。

城市层面,综合考虑城市的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城市化水平、人口规模、区域分布等因素,选取唐山、太原、上海、杭州、盘锦、南通等16个城市,分基础试点、综合试点和海洋试点三类,开展大气温室气体及海洋碳汇监测试点。

重点行业层面,选择火电、钢铁、石油天然气开采、煤炭开采和废弃物处理五类重点行业,国家能源集团、中国宝武、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光大环境等11个集团公司开展温室气体试点监测。

刘友宾表示,生态环境部将加强对试点工作的统一组织协调,指导有序开展试点,组织做好试点工作的经验交流和成果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