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们为何把家安在雷州湾 雷州湾海域中华白海豚种群数量世界第二
编者按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广东代表团举行开放团组活动,邀请大家多到广东走一走、看一看,其中特别提到,到湛江滨海旅游,观赏栖息在这里的中华白海豚生态奇观。
中华白海豚是国家一级?;ひ吧铮挥昂I洗笮苊ā?,全球数量仅约6000头。近20年间,生活在雷州湾海域的中华白海豚种群,不仅数量为世界第二,且种群稳定壮大,经常聚集成数十头甚至近百头的集合群体。遗憾的是,大部分公众并不知晓有这样的生态奇观存在。
近日,南方日报记者深入雷州湾海域,揭秘中华白海豚“出圈”的原因所在。希望全社会关注中华白海豚的生存现状以及?;ぃ厥雍Q笊肪潮;?。
“看,它们在前面!”近日,记者乘坐渔民船只来到雷州湾海域,先后看到约40头中华白海豚在海面嬉戏,“成群中华白海豚畅游雷州湾”的消息,很快广为传播。
“好消息!”当记者拨通电话,今年已91岁的中国权威鲸豚研究专家、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周开亚难掩喜悦:“看到相关新闻报道,就一直激动不已?!?/p>
2005年,周开亚对雷州湾中华白海豚的种群数量、分布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进行了初步考察,首次确定雷州湾是中国沿岸中华白海豚十分重要的栖息地。2007年,湛江建立雷州湾中华白海豚市级自然?;で?。从周开亚带队考察至今,近20年间种群稳定壮大。
●南方日报记者汤凯锋吴思旻刘稳通讯员邓安祺
偶然与必然??
“豚”丁兴旺背后的?;そ恿?/p>
“亲眼看和看照片是两回事,在宽阔的大海上,当看到中华白海豚跳跃,你才能感受到生命的律动,感悟?;さ募壑担胖浪蟹⒄?,都不能伤害到它们”
“嗤嗤……”近日,当记者一行为见到中华白海豚而欢欣时,几头白海豚正露出水面换气,呼吸声清晰可闻。随后,白海豚不时跃出海面,激起一层层浪花。
“亲眼看和看照片是两回事,在宽阔的大海上,当看到中华白海豚跳跃,你才能感受到生命的律动,感悟?;さ募壑?,才知道所有发展,都不能伤害到它们。”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海洋渔业系主任王学锋感叹,中华白海豚生态奇观的本质,是大自然的美,生物多样性的美。
对这一生态奇观,湛江市自然资源局高级工程师杨锋也有独到的理解。
“这是很高的评价?!碧街谢缀k唷俺鋈Α钡南?,杨锋很感动,“如果不是在全国两会上推,好多人可能还不知道?!?/p>
3月16日,杨锋再次带队出海,此行的任务,是在合适的地方安装摄像头,争取让大家可通过直播看中华白海豚,“我早就想做这事了,想让大家知道,全世界可见的中华白海豚,?;さ南M谡拷??!?/p>
杨锋的中华白海豚情结,始于周开亚的考察。2005年,他陪同考察团队出海,看到中华白海豚的那一瞬,“当时感到有点心疼,因为白海豚太可爱了,但关心的人太少,觉得这辈子就应该?;に恰!?/p>
杨锋深知,中华白海豚之所以能成生态奇观,看似偶然,实则必然。
“真的能看到吗”“每次出??吹降募嘎矢呗稹薄昀?,面对不少好友的提问,杨锋都给出了肯定的回答:“来湛江看中华白海豚,天气好时,一次看几十头,没问题?!?/p>
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高级工程师徐信荣是周开亚的助手,从2005年起,就扎根雷州湾,观察中华白海豚。哪头是新出生的,哪头颜色发生变化,哪头有显著的体貌特征,他都如数家珍。根据他和团队的监测和推算,雷州湾中华白海豚有近千头,种群稳定壮大,以青壮年为主,年轻的白海豚不断出现,“豚”丁兴旺。“种群结构合理,雷州湾是中华白海豚的‘庇护所’?!毙煨湃偃衔?。
杨锋认为,一头中华白海豚的生命周期约40岁,如果有青壮年群体出现,说明种群保持稳定。近年来,从中华白海豚分布的海域来看,大部分海域的种群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衰退情况,“雷州湾中华白海豚种群能保持稳定,本身就是一种生态奇观?!?/p>
王学锋带团队对雷州湾中华白海豚进行了近6年的监测。截至目前,团队监测识别的中华白海豚达600多头。
在王学锋看来,影响海洋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因素复杂,除了水质的优劣外,还与生物种类、数量密切相关,捕捞、养殖、污水处理等人类活动,也是重要因素。
雷州湾中华白海豚数量能保持稳中有增,说明湛江的海洋生态?;ね旰茫⒄苟曰肪趁挥胁豢赡娴挠跋?,“如果不好,它们早就跑了,而且是成群地跑?!?/p>
种群与系统??
“它们好,说明生态系统好”
中华白海豚生态奇观所呈现在公众视野中的,是这群“水中精灵”的美,折射的是整个海洋生态系统的有效修复和?;?/p>
近年来,在广东沿海海域,中华白海豚的身影频现。
杨锋认为,在整个海洋生态系统中,中华白海豚的重要性更特殊,“如果这个物种在这里没有了,那就很难再有了。它们好,说明生态系统好。”
站在东海岛的高处远眺,雷州半岛,生态多样。腹部最大河流南渡河,全长88公里,流域面积1444平方公里,淡水河流的注入,为雷州湾带来大量海洋生物和养分。
“首要的是渔业资源丰富,雷州湾是天然的渔场,白海豚有充足的食物。”王学锋认为,中华白海豚之所以能长期在雷州湾繁衍生息,既离不开当地的自然条件,也离不开渔业资源的?;?,“尤其是禁渔期,通过跨区域管理等,防止渔船偷捕?!?/p>
人类与中华白海豚和谐共处,是种群得以?;ぷ炒蟮闹匾蛩?。
“禁渔期,本地渔民肯定不出海。只要有鱼群,就容易找到白海豚。”吴华新、吴华雄和吴华许三兄弟是东海岛的渔民,常年在附近海域作业,待白海豚就像家人一样?!疤炱玫氖焙?,海面能看到很多白海豚?!蔽饣鬯担谢缀k嗪艽厦?,渔船拉网时,渔网附近有鱼吃,它们会紧跟着船,还会“护送”渔民返程,“最近时,触手就能摸到它们?!?/p>
75岁的父亲吴庄付经常叮嘱三兄弟,村里祖辈一直传,白海豚是渔民的“?;ど瘛保荒苌撕λ?。“它们从北往南游,说明天气好;从南往北游,预示天气可能要变?!蔽庾端?,中华白海豚不仅是渔民的好朋友,还是“天气预报员”。
研究表明,中华白海豚是近岸海洋生态系统的旗舰物种和指示物种,很少进入深度超过25米的海域,主要栖息地为红树林水道、海湾、热带河流三角洲或沿岸的咸水中。
湛江三面环海,优越的海洋生态系统,为中华白海豚提供了理想的栖息场所。
据统计,湛江全市辖近岸海域面积约1.5万平方公里,大陆海岸线长1243.7公里,占全省大陆海岸线的30.2%,拥有红树林、珊瑚礁、海草床三大典型海洋生态系统,沿岸海域生物种类达2000多种。
如今,湛江正以海洋生态?;ば薷聪钅课ナ?,加快“红树林之城”建设。
“红树林是最好的海洋生态之一,对一些受严重侵蚀的地方,我们要设法去试验,寻找合适的树种,让它活起来,改善海水水质,为与白海豚有关的海洋生态链提供坚实支撑?!毖罘嫠怠?/p>
2023年,湛江生态环境保护多项工作迈入全省第一方阵,近岸海域水质优良率95.8%,超额完成省下达的92%目标任务,创近年来历史最好水平。
?;び敕⒄??
频繁开船观赏会不会影响它们
开发旅游景区,频繁开游船去看,会不会影响白海豚栖息?业内人士建议,不一定都要出??矗部梢栽诼降厣峡粗辈?/p>
新增的“中华白海豚IP”,让湛江再度进入公众视野,激发“生态+”效应的呼声渐涨。
“这里的海洋生态好,乡村游、工业游、红色游、滨海游的体验很棒,以后有机会还要再来,带娃出??窗缀k??!苯?,来自广州的李先生自驾带家人到湛江东海岛旅游。
今年春节,东海岛、硇洲岛共接待游客超25万人次,同比增长20%以上。“中华白海豚名气大,不少人慕名来问,旅游发展迎来了好时机。”湛江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副局长温观寿认为。
然而,一些担忧也随之而来——如何正确处理好?;び敕⒄沟墓叵?
“开发旅游景区,频繁开游船去看,会不会影响白海豚栖息,这些也要研究。”杨锋坦言,来湛江看白海豚,不一定都要出???,也可以在陆地上看直播,吸引更多人来共建白海豚家园,既发展海洋旅游经济,也提升白海豚的保护水平。
2007年,湛江正式建立雷州湾中华白海豚市级自然?;で?以下简称“自然?;で?。多位专家认为,尽管市级层面的保护力量还比较薄弱,但对保护雷州湾中华白海豚起到了关键的基础作用。
近年来,不少爱豚人士呼吁提升自然?;で牟愦?。湛江民革建议建立南屏岛区和升级自然?;で〖叮熬蓟?,定期监测,减少人类活动干预,让白海豚家族有更舒适的环境发展壮大?!?/p>
“从科学研究的角度,将自然?;で段壹侗;で衅浣羝刃院捅匾??!敝芸呛托煨湃倬蚣钦咧厣炅苏飧龉鄣?。
徐信荣建议,湛江要注重城市发展与海洋?;さ挠谢岷?。如加强渔业资源管理,严格禁止非法渔具使用;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市民的认识;建设海洋公园,利用好“海上大熊猫”活名片,规划生态、科普、研学等多元业态,打造有序规范的生态旅游景点。
“有人担心升级了保护区,会制约经济社会的发展,其实并非如此,两者可以相互促进。”杨锋认为,宝钢湛江钢铁、中科炼化、巴斯夫等发展的实践表明,东海岛和雷州湾已探索出实现生态发展的有效路径,红树林、中华白海豚、绿色工业和旅游发展等完全可以成为共赢的典范。
“在?;ぶ锌ⅲ诳⒅斜;??!蓖跹Х娼ㄒ?,可以在现有自然保护区的基础上,经过详细论证,科学划定中华白海豚的繁殖、活动等?;で?,实施常规监测,动态?;ぁ?/p>
近年来,中华白海豚现身湛江钢铁、中科炼化附近海域,不时跃出水面,与“两厂”同框的瞬间被不少摄影爱好者记录下。
“我曾和工业企业负责人出海,大家看到中华白海豚,都非常震撼,明确表示要以实际行动来保护好?!毖罘嫠怠?/p>
“中华白海豚?;さ煤?,我们的收入也好?!蔽饣垡患胰说男脑负芷铀?,他们在常年的捕鱼作业中发现,“白海豚生存得好,意味着渔业资源丰富,租船出??窗缀k嗟幕岫??!?。
中国科学院深??蒲в牍こ萄芯克毖芯吭绷治闹稳衔?,下一步有两个方向可以考虑推进工作:一是雷州湾其他地区生态红线的设置和优化,争取能够?;ず闷渌父錾缛喊缀k?二是可以考虑在科学引导下,组织当地渔民开展生态赏豚,让当地居民能够从生态?;ぶ谢褚?,从而让他们能够产生原生动力去?;ぷ约旱募以盎肪?。
对话
中国科学院深??蒲в牍こ萄芯克毖芯吭绷治闹危?/p>
给中华白海豚搭建
一个更有希望的未来
南方日报:广东推介湛江滨海旅游,提到了“中华白海豚生态奇观”,您有何感想?
林文治:作为科研人员,我很清楚湛江的中华白海豚的特点。与其他地区种群相比,湛江的白海豚集群倾向更高,社会结构更为稳定,空间分布更为规律。在集中觅食或者社交、育幼等时刻,白海豚在湛江海域经常聚集成数十头甚至近百头的集合群体,但大部分公众并不知晓自己身边还能见到这样的生态奇观。
南方日报:您研究珠江口、广西、广东、海南附近白海豚多年,如何看待湛江中华白海豚被称为“生态奇观”?
林文治:从物种?;さ慕嵌龋魏我桓鲋谢缀k嘀秩憾加衅涮氐?,对反映和稳定当地的海洋生态环境都有不可替代的价值。中国科学院深??蒲в牍こ萄芯克Q蟛溉槎镅芯客哦幼?013年开始关注湛江中华白海豚,并从2019年开始启动系统的种群生物学研究。
据目前数据,它依然是这个物种的第二大种群。
从客观条件来说,雷州半岛并没有珠江那么大的河流水系,但是雷州湾和湛江港形成两个半封闭的内湾,汇集了附近诸多小型河流,形成优质的庇护场所,为白海豚提供了面积可观的栖息地,容纳数量可观的中华白海豚。其次,由于湛江海域的岸线结构非常复杂,白海豚在适应和使用这片海域的时候形成异化的栖息地使用偏好,形成非常复杂的社会结构。
目前我们在这个种群内部识别出4个社群,包括湛江港的1个专属社群,以及雷州湾的3个社群。而且我们发现湛江白海豚无论是社群内部还是社群之间的社会关系都非常稳定,可以维持数年甚至十余年之久。这可能是我们能够在某些区域稳定地看到大群白海豚出没的社会学基础。
南方日报:您对加强雷州湾中华白海豚的?;すぷ饔惺裁唇ㄒ??;で嘀氐阍谀睦?
林文治:白海豚选择在河口生活,不可避免地会承受人类发展的冲击?;旧衔颐窃诮:S虻乃芯没疃园缀k嘣斐上盗懈好嬗跋欤ㄅ┮捣⒄?、航运、工业污水、生活废水等等。白海豚的?;げ⒎羌虻セㄒ桓霰;で?,严格控制?;で锩娴娜死嗷疃涂梢允迪值?。
湛江雷州在2007年已经设立了市级中华白海豚自然?;で档靡惶岬氖?,大部分雷州湾海域都已经被纳入生态红线范围。雷州半岛大片陆地也属受?;さ呐┮蹈?,很大程度上?;ち苏庖坏厍南钟猩肮郏拗屏巳死嗷疃陨肪车挠跋?,生态红线所起到的?;ばб嫒丛冻颐窃谄渌厍私獾那榭?。一个良好的海域和国土规划应该是根据实际情况在两者之间寻求一个最佳平衡点。湛江白海豚的现状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案例,说明生态红线设置的有效性。